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枚硬币,幸福和苦难就是其正反两面。其实,不止硬币,事件万物都是如此,好与坏,危与机……这些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于2013年的衣柜行业而言,同样存在着“一枚硬币“的两面性,好与坏,危与机共同并存着。在衣柜行业迈入蓬勃发展的轨道之际,衣柜企业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对于衣柜企业而言,既不能被机遇带来的耀眼光环迷惑了双眼,也不能在巨大的挑战前畏惧不前。只有时刻保持清醒,认准定位,才能砥砺前行,与其墨守成规,不如放手一搏。
关键词:智能衣柜
--市场潜力大 弊病明显
对于2013年的衣柜市场而言,智能衣柜的兴起无疑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更有专业人士表示,智能化将是未来2~3年衣柜设计的主流理念。而随着顶固、好莱客等知名衣柜企业相继推出智能衣柜产品,智能衣柜一时之间,风头无两。然而,面对智能衣柜的热潮,衣柜企业在把握商机的同时,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机遇:智能衣柜市场潜力大 企业发展迎契机
相较传统的衣柜产品,智能衣柜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功能的多样化以及产品设计的人性化使得其更有优势。许多厂商深信,随着智能衣柜推广普及的进一步落实,智能衣柜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也是可以预见的。智能衣柜在促进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挑战:行业弊端明显 企业需解决短板
然而,智能衣柜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行业规范的匮乏,企业售后服务的缺失以及产品的概念性炒作等问题也随着智能衣柜的走红而逐渐浮出水面。这些发展弊病无疑扰乱了衣柜行业的正常发展秩序。而衣柜企业要做的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智能衣柜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相关阅读:智能风劲吹 衣柜企业需抓住时机抢占市场】
【相关阅读:智能衣柜“看起来很美“ 市场却暴露行业弊病】
关键词:衣柜电商
--借鉴发展之际需突破瓶颈
2013年"双十一"电商购物狂欢节在"350亿成交额"中圆满落幕,家居行业也收获了销售业绩的普遍高涨。作为家居行业中的朝阳行业,衣柜行业也对电商之路跃跃欲试。然而,在真正接触电商之后,衣柜电商到底发展如何,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机遇:家居电商表现不俗 衣柜企业可借鉴发展
衣柜行业在我国发展不过十余年,而电商渠道却在短短数年之间就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电商迅速崛起时所展现出的潜力。据了解,不少衣柜企业例如索菲亚、好莱客等都开始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而家居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也纷纷创建自己的电商平台。这些动作,都充分展示了电商平台的独特魅力。在衣柜行业普遍寻求拓宽渠道,创新营销模式之际,电商平台的出现无疑给衣柜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挑战:衣柜电商发展缓慢 体验、物流皆是短板
然而,衣柜电商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反而还充满荆棘:产品实际体验的缺乏,售后服务的不到位,产品运输成本高等问题成了衣柜电商发展的短板。时至今日,对于这些问题,衣柜行业还是没有能够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O2O模式的出现或许可以成为衣柜电商发展的突破口,但是,一味依赖O2O模式也并不可取。毕竟,O2O模式目前并未成熟,在衣柜行业,未来是否真能解决衣柜电商发展难题还有待市场检验,更勿论将其视作“救命稻草“。
【相关专题:衣柜电商谋长远 另辟蹊径塑品牌 】
【相关阅读:双十一家居电商表现不俗 衣柜企业初探O2O模式】
关键词:“洋“品牌
--生产重压下 借外企技术谋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端衣柜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国际品牌的衣柜产品,在国内的销量一路看涨。正是看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商机,不少国际高端品牌纷纷放低身段,走入中国本土衣柜市场。面对品牌影响力大、技术过硬、产品服务更完善的国际衣柜企业,我国本土衣柜企业开始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衣柜企业与其望洋兴叹,不如利用好国际品牌入驻的机会,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紧产品研发创新。
挑战:“洋“品牌泛滥 本土衣柜生存压力加剧
据某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11000余名消费者中,超过八成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衣柜产品时会首选外资品牌,愿意购买国产品牌衣柜的消费者仅占16.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档次也不断升级,追求更有品位的进口衣柜产品渐渐成了潮流。本土衣柜市场对“洋“品牌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无疑给国内衣柜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同质化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本土衣柜企业,又遭遇了国外品牌的重大冲击,内外交困的本土衣柜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机遇:本土衣柜借鉴外企技术 顺势发展
对于国内衣柜品牌而言,外资品牌固然抢夺了不少市场份额。但是,本土衣柜企业同样可以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来进行生产。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本土衣柜企业开始行动了。一些本土衣柜企业主动联系国外衣柜品牌,而后借助于他们的技术生产产品,但产品的标签仍然保留下来;或者,产品带有国外企业技术认证的标志,产品名称不变。如此,产品形象会得到重大提升,消费者看到技术认证标志后会产生购买欲望,但是产品的价格并不会出现较大变化。如此一来,拥有国外技术认证的本土产品,正好迎合了消费者对于品牌名气和价格低廉的双向需求。
【相关阅读:“洋“品牌衣柜泛滥 真假难辨亟待市场监管】
【相关阅读:借力发展 中小衣柜企业利用外企技术做产品】
关键词:大家居
--概念虽美 执行却难
2013年,居然之家在其15周年庆期间大力推广“大家居“概念。至此,关于家居行业“大家居“概念的讨论热潮继欧派橱柜易名“欧派家居“、莱客衣柜改名好莱客创意家居之后达到顶峰。由“大家居“潮流带来的跨界经营到底是行业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大家居“时代,衣柜行业又迎来哪些挑战与发展机遇呢?
挑战:“大家居“概念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大家居“概念自试水以来,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3年,家居行业亲历了一款款家居产品的倒下:豪情万丈地做出产品,市场反映却频频遇冷;面对库存和资金压力,不少跨界经营的企业难以为继;从单一成品到全家居定制,不少企业显然难以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这种情形不禁让人怀疑“大家居“概念是否大方向出了问题。对于壁纸、地板这种全新的产品线生产,衣柜企业虽有自有的遍布于全国的经销商团队可以利用,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基本上缺乏上门设计和安装的力量支持,生产线也得从零开始。
机遇:“大家居“扩大品牌延展性 适应消费需求
为什么“大家居“的发展存在这么多困难,还有这么多企业义无反顾?某衣柜品牌负责人表示,“大家居“可以容纳更多的产品,使企业的品牌有了延展性,支撑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还可以适应消费需求,并通过“家居“的名称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
【相关阅读:大家居时代来临 衣柜企业应观其变谋后动】
【相关阅读:大家居生态面临调整 衣柜行业应把握时机】
【延伸阅读:借外力 强自身 襄盛举 2013衣柜行业热点年终盘点 】
【延伸阅读:2013年衣柜行业年终盘点之政策篇】
【延伸阅读:2013年衣柜行业年终盘点之产品篇】
【延伸阅读:2013衣柜行业年终盘点之渠道篇】
【延伸阅读:2013年衣柜行业年终盘点之消费篇】
【延伸阅读:2013年衣柜行业年终盘点之营销篇】
【延伸阅读:2013年衣柜行业年终盘点之细分市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