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定制家具董事长唐斌认为,定制将成为中国未来大家居产业当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在未来5—10年,中国家居业有可能产生百亿级甚至是千亿级的巨无霸级企业和巨无霸级经销商。所以,未来的家居行业会做的很大,而且定制一定是整个大家居行业的重要切入口。
玛格定制家具董事长 唐斌
集成定制下的千亿级企业 未来是空间下的集成定制
定制发展到最后就是空间下的集成定制。做集成定制,实际上不光玩的是设计,而是整合,从单一做产品的方式整合到做一个空间,这个阶段需要很好的整合能力。所有其他品类的产品都可以拿进来纳入集成定制的范畴,做护墙板、门窗、楼梯、家具、移动家具、软装、地板等等都可以整合起来。
唐斌认为,全屋定制下的集成解决方案,全屋定制是前提,全屋定制后集成,未来是联系在一起的,并最终朝着这个方向做整个空间产品的解决方案,这将是必然发展的趋势。介于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未来可以产生巨无霸级的企业和经销商。
定制将产生百亿千亿级企业
唐斌认为,中国未来大家居产业当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就是定制家居行业,在未来 5—10
年,定制行业能够产生百亿级、千亿级的巨无霸级企业及巨无霸级经销商。所以,未来的行业会做的很大,而且未来定制一定是整个大家居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全屋定制与大批量定制的区别
提到集成定制,首先要弄清楚大批量定制与全屋定制概念。什么叫全屋定制?在行业当中有两个关于全屋定制的定位,一个是从衣柜向移动家具转移,衣柜加上床、床头柜、餐桌、餐椅的组合叫全屋定制。
另外一种说法,唐斌认为全屋定制是不含有一种家具的从室内门到护墙到柜,强调的是门、墙、柜、线、门窗,构成完整的木作系统,“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全屋定制,但是全屋定制往后发展会走到集成定制,在这个时候才有软装和移动家具的概念,构成集成定制,前面全屋定制我们叫木作系统,也可以叫做固装系统,到了集成定制,固装加上软装及移动家居构成了集成定制,这是行业的一个区别”。
那么,全屋定制与大批量定制存在什么区别?唐斌谈到:“大批量定制是基于产品的,也就是工业化的,比如衣柜这种单一产品叫做大规模定制,而全屋定制它叫个性化非标定制。所以全屋定制跟大批量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个时候我们找到一个权衡点,在我的理解当中,定制衣柜它可以是大批量的,但是全屋定制如果含了刚才那么多东西,要走到大批量可能有点难。所以企业要走哪条路,是走大规模非标定制这条路,还是走个性化非标定制这条路,在企业做属性定位的时候就得想清楚,选择的路不同,做法也就不同。”
智能技术是定制家居重要补充 智能家居是发展方向
由于现阶段智能家居存在消费认知度不高,消费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所以,现在还处于一个实验发展阶段,但是未来一定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而且一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智能家居肯定是未来家居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企业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
做好融合智能技术的准备
智能家居是一种智能技术,跟定制家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做定制家具,只需要安心把定制做好,而智能技术的也只需要把技术做好,未来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就行。
“只有我们做定制的能够提供智能家居跟定制家具的镶嵌服务,我们才能把智能家居很好的推广出去。所以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做好我们现有的产品,等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可以把智能技术整合进来,装到我们的产品里,这才是未来我们要干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做家具的企业自己去开发智能技术。”唐斌说。
企业招商不应“误入歧途”
现在经销商选择品牌越来越理性,光靠低门槛政策吸引已经渐渐的过时了。唐斌认为,企业要想在全屋定制下发展成集成空间定制下的大企业并找到优质的经销商,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六点:
首先是企业整体的质量。企业质量包含企业的战略方向和经营思路清不清晰,因为这个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第二是产品。产品具不具备差异化,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帮经销商挣到钱
;第三是服务。就是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包括服务体系、信息化系统、管理体系,因为这些方面会直接影响到经销商能不能轻松的赚到钱
;第四是工厂。工厂看设备、技术、看工厂有没有足够的实力,能不能让经销商长久的赚到钱
;第五是品牌。品牌是溢价的,品牌能让经销商有自我的满足感,让他以品牌为荣,满足其精神层面的需求。最后才是政策。经销商加盟代理你的品牌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优惠政策,
政策应该是放到最后的。
现在,很多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进行大规模的招商活动,而招商的杀手锏就是一味的降低加盟门槛,给予经销商极其优惠的加盟政策,而有些经销商也只看眼前利益,首先关心优惠政策,这样的经销商也难以发展壮大。所以,用政策去吸引合作加盟是很难合作长久的,企业要吸引优质的经销商加盟,就必须要把上述所述的前面几点都做好,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招商中拔得头筹。
跨界发展也是“殊途同归”
现阶段,一些企业都在跨界,跨界话题在整个定制行业受关注的程度颇高。针对跨界问题唐斌表示:“从行业发展的轨迹来看,如果专注做衣柜也能做到很大,跨界有跨界的做法,我认为都是正常的,因为最终都是殊途同归,都会走到集成定制这一步。集成定制就是一种整合,是围绕‘家空间\’做解决方案,当把产品上升到空间,做空间解决方案,所谓的跨界都是正常的,只是为空间性产品添砖加瓦。但是如果不是以空间为导向,在单品里面就要做到最好,比如金牌就做橱柜,TATA
只做木门,而且都做得很好,所以把某一个领域做专、做透,也是对的。跨不跨界还是要看企业的定位、战略,最终要走哪个方向,把这些考虑清楚之后,跨界和不跨界都是对的。”
唐斌说
:“如果按照玛格走的方向,未来叫空间性产品的话,所有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不能用跨界来理解,只能用产品的丰富和完整,玛格的产品都是基于这个空间做解决方案,只是把这个空间做得更加丰富和完整。”
企业战略应“水到渠成”
在谈到企业做战略决策方面,唐斌表示:“玛格一直走得比较稳,没有通过一些大的动作来拉动企业发展,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伐一步一步在走,走到某一天该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去做,但是如果没到那一天,我们也不会强求去做。对于上市,我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做企业不能刻意为了上市而上市,但到了能上市的时候我就一定上。现在很多企业为了上市而上市,一旦上不去就死在路上。我希望玛格朝着这方面去努力,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阶段就上市,但上不去我们一样能发展的很好。”
在谈到发展海外市场,唐斌认为,现在玛格发展的重心还是在国内,因为中国市场还没做透,还很大,玛格现在的基础较为薄弱,首先要强大自己。针对国外市场,玛格不会刻意去发展,但如果有适当的机会也会紧紧抓住,但现在战略还是以国内为主,国外作为补充。
玛格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沉淀,在后台生产管理上已经逐渐成熟,接下来重点就是向外围发力,据唐斌透露,接下来玛格会在市场营销上面加大动作、寻求突破。
企业应该是“黄埔军校”
玛格的员工在行业当中流失率很低,很难看到玛格有人才外溢的。因为他们大部分的人才都是自己培养的,很少使用空降兵,所以团队相对很稳定。
据唐斌介绍,玛格现在有 30 个业务中心,至少有 20 个业务中心的负责人都是跟着公司 5年、8
年以上的,都能在每个板块独当一面。当然,企业发展也还是需要引进一些新鲜血液,为了保持公司活力,玛格引进的人才都是通过自己培养,因为行业有行业的特色,企业有企业的基因,其他企业的人才,直接拿到玛格不一定有用,“我们建立玛格‘黄埔军校\’,员工大部分还是自己培养,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核心人才是通过竞争争取来的,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占八成左右,外来人才占了二成左右”。
除了人才培养之外,企业也要培养产品创新的氛围。唐斌表示:“对玛格来说,创新非常重要,所以我亲自抓研发创新。玛格的产品从最开始做定制家具到现在做全屋定制,到未来的集成定制,一直走在这个行业比较靠前的位置。”
玛格的产品线很长且复杂,但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玛格的产品风格,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辨识力,这主要还是因为玛格在不断创新中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唐斌认为,要想在未来集成定制的道路上占得先机,走得更远,创新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
(文/王勇顺)